事情發展到這一步,周圍的術士已經被逼到了墻角,根本退無可退。
拼一把,還有一線生機;就此退去,那就是真正的在等死。
更何況,陳年也不可能讓他們這么輕易的就退去。
耗時日久,費了那么大功夫才將這天下山門世家、朝廷邪教一步一步的調動到這東南沿海。
眼看戲臺已經搭好,主角要是走了,這幕大戲,還如何進行的下去?
只是不逃,不代表這一眾術士還會站在海崖之上發愣。
在太陽完全現出形跡的同時,一眾術士同時向著四周分散而去,片刻之間,便隱遁于斬龍大陣之中。
斬龍大陣,乃是集眾多山門世家之力,準備了數百年時間所成。
萬年以降,能讓眾多山門世家放下嫌隙通力合作的,不超過三次。
大陣一成,無論是威能還是防護,都遠超這世間任何一家山門。
甚至足以與大魏京城那借助千萬生民陽氣所成的防護法陣相媲美。
內中動用秘寶、法器無數,三陰山之事發生后,更是有不下于三十家大大小小的山門世家,帶著宗門底蘊前來增援。
這也是事情發展到這種地步,一眾術士還敢放手一搏的原因。
大陣,給了他們一戰的底氣。
隱入大陣之后,一眾術士并沒有放松警惕,反而神經更加緊繃,等待著異象之后,隨時可能到來的攻擊。
根據先前的經驗,一旦異象發生,便會有術法緊隨而至。
然而,這一等,便是數個時辰。
一直到那烏云越過淺山,蔓延到這大陣邊緣,他們都沒等到任何變化。
好似那異象,真的只是天現異象一般。
只是他們沒有注意到,大陣陣眼之處,虛空之中。
那集天下山門世家之力,花了數百年時間打造的四柄斬龍之劍,不知何時,覆蓋上了一絲微不可察的金光。
金光之中,隱隱有七個光點浮現,排列成了一個勺子的形狀。
法壇之上。
陳年渾身肌肉緊繃,先天一炁被催動到了極致。
他面無表情的看著那斬龍之劍上顯現出的惡氣,將那圓光緩緩熄滅。
自此,一直到化龍功成,他只有一次出手的機會,必須要將一身消耗降到最低。
九萬里之途,只余最后兩千里之遙。
云湖之水連綿不絕,二十余日的積累,畫卷之上承載的無量之水,把他壓的連喘氣都有些困難。
如今能夠站著,都是全憑著一口氣在撐著,維持圓光術的消耗,對他來說已經成了一種巨大的負擔。
老牛緩行,低鳴聲中,千里淺山緩緩退讓。
那五十里寬、深達千丈的千里天淵穿過群山,直向海岸而去。
大陣之中。
隨著烏云向著海岸緩緩靠近,一眾術士的神經愈發緊繃,一雙雙眼睛死死的盯著那淺山方向。
云湖龍君一路行來,沿途不斷的開山造河,在場之人無人不知。
但直到現在,他們才知道,那九萬里運河沿途的山脈,是如何形成的。
千里之外,那存在了不知道多少萬年的淺山,正在像是一座巨大的屏風一般,不斷的向著兩側退讓。
本來并不算高的山巒層層堆疊,形成了一片連綿不絕的千丈高峰,在中間留出了一個五十里寬的豁口。
豁口之中,一頭高達千丈的老牛低頭伏首,牽引著天淵洪流緩緩走來。
“那是什么??”
方圓千里,無論是隱于斬龍大陣中的術士,還是那在虛空法界之中窺視的鬼神,瞳孔齊齊一縮。
這幅場景,跟預想中的完全不一樣!
不是說那護持云湖龍君的大概率是丹陽山谷的天書傳人嗎?
怎么出現的是一只大妖?!
大陣之中,岳斬春看著土德星君法意化身,一時愣在了原地。
比起那丹陽山谷的天書傳人,一只來歷不明的大妖,對一眾術士來說,更難應對。
法壇之上。
陳年看著前方退開的群山,緩緩開口道:
“星君法意即將隱匿,最后這一千里,便要靠你自己了。”
“前方三千里皆是坦途,有群山相阻,只要莫讓洪水倒灌便可。”
天淵洪流之中,云湖龍君聞言,登時發出一聲龍吟。
這九萬里一路行來,除了自云湖東出群山之時,控水越空千里之外。
在有地裂天淵相助下,他做的最多的就是將那暴雨控住,匯聚于天淵之中,根本沒廢什么功夫。
如今即將入海,終于到了他表現的時候了。
何況先生已經明確指示,只需不讓洪水倒灌便可。
對云湖龍君來說,這完全沒有任何難度。
大陣之中。
一眾術士剛剛回過神來,便見遠處異變再生。
開山而來的老牛,抬頭發出一聲長鳴,引得周圍淺山緩緩拔高。
老牛步伐不停,但隨著淺山的變化,他的軀體逐漸開始變得虛化起來。
而在老牛身后,一片橫跨五十里的洪流正在緩緩抬升。
那洪流之中,一條長達數十里的赤紅軀體逐漸顯現。
在老牛虛幻的身影消失在虛空之時,那洪流已經抬升到千丈之高。
一顆巨大的蛟首從洪流之中探出,直接伸進了高空烏云,任由烏云之中的雷霆劈在那猙獰的頭顱之上。
烏云如蓋,在閃電的映照下,一雙巨大的豎瞳直直的向著大陣看來。
隔空對視,即使相隔千里,那體型差距帶來的巨大壓迫力,也使的一眾術士不由自主的心跳加速。
直到數息之后,那巨大的龍首發出一聲驚天龍吟,震得滿天烏云翻滾,激蕩出無數雷霆。
龍吟聲中,那巨大的龍首陡然下探,直接砸入了那橫跨五十里的千丈洪流之中。
隨著那龍首入水,那本來規規矩矩的洪流像是被砸碎了一般,陡然爆開。
無泱之水隨之爆開,向著海岸奔涌而來。
與此同時,法壇之上。
陳年看著那如同魚尾一般散開洪流,伏首拜下:
“惟天一之道星,稟木德之余氧。冠聳琱玉,仰瞻穆穆之容;服曳飛霞,遙想鏘鏘之佩。”
頌文聲起,一道橫跨九萬里的紫炁陡然自東方天際飄蕩而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