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大山身披玄色戎裝,云紋在衣擺翻涌,腰懸的鎏金螭紋劍隨著沉穩步伐輕晃。
檐廊下的光影在他面頰的輪廓上交錯,將他的氣勢襯得愈發威嚴。
在他身后,十數人亦步亦趨,為首的正是他最信任的幕僚宋慈,其余數位則是圣教的通訊員,每個人身上都背著制式的通訊箱,箱面泛著冷硬的金屬光澤。
隨著檐廊外雜亂的腳步聲由遠及近,屋內的官員們瞬間如驚弓之鳥。
原本交頭接耳的低語戛然而止,眾人慌忙整理官袍褶皺,撫平翹起的衣角,又匆匆用手掌摩挲發冠,力求在將軍面前展現出最得體的儀態。
“吱呀 ——”
雕花木門被緩緩推開,張大山昂首闊步踏入,抱拳作揖時,兵器碰撞發出清脆聲響:“抱歉,讓諸位久等了。城中事務繁多,慢了一些,還請諸位見諒。”
他的聲音低沉有力,帶著沙場歷練出的威嚴,卻又刻意放緩語調,透出幾分親和。
而今的張大山,早已經看不出曾經落魄的流民之態。
眾人見張大山神態溫和,身后親衛不過寥寥數人,緊繃的神經這才稍稍松弛。
他們紛紛抱拳回禮,言辭間滿是恭維:“將軍客氣了,我們也是剛到不久。”
“將軍日理萬機,能抽空與我等面談,實乃我等榮幸。”
“不敢當,不敢當。”
說著,眾人恭敬地后退半步,在鋪著青磚的地面上讓出一條通道。
張大山也不推辭,踏著沉穩的步伐走向主位。
那張雕花檀木椅通身縈繞著沉郁的木香,椅背上精雕細琢的瑞獸仿佛隨時會破壁而出。
他落座后,抬手虛按示意:“諸位都請坐。”
“我圣教不是大明,沒有那么多繁瑣的規矩,就算是普通小兵在教主面前也能坐著說話。”
此言一出,眾人面上雖閃過驚訝之色,卻仍維持著矜持,只是微微欠身,未敢貿然落座。
唯有李遠神色坦然,拱手行禮后便大大方方坐下,椅腳與青磚相觸發出輕響。
其余官員見狀,猶豫片刻,才紛紛效仿,各自落座于兩側漆紅的長木椅上,衣袍下擺掃過椅面,發出窸窸窣窣的聲響。
待眾人坐定,張大山抬手輕拍兩下,會議室瞬間安靜下來。
通訊員們立刻行動,解開肩上斜挎的通訊箱。
這箱子長兩尺、寬一尺半、厚七寸,表面包著耐磨的牛皮,邊緣用銅釘加固,既可以挎在肩頭,也能背在身后或是提在手中。
箱子開啟的瞬間,屋內眾人伸長脖頸張望。
只見箱內整齊擺放著手持電臺、音響、蓄電池、耳機等設備。
另一箱中則是八木天線、電線等零件,這些造型古怪的金屬物件在燈光的映照下泛著冷光,既不似尋常兵器,也非常見器具。
眾官員看著箱子里面的東西,面面相覷,不知這是何物。
但看到里面的東西并不像是刑具,又稍微松了口氣。
一位通訊員將電臺取出,動作嫻熟地調試組裝,金屬旋鈕在他指尖轉動,發出細微的咔嗒聲。
另一人則抱著天線快步走出,將其穩穩掛在屋外早已立好的竹竿上,竹竿在風中微微搖晃,天線隨之輕輕擺動。
不過十分鐘,調試工作便已完成。
通訊員疾步上前,抱拳稟道:“將軍,通訊器已經調試完畢。”
“聯系一營。” ,張大山簡短下令。
“是!”
通訊員迅速抄起手持電臺,聲音洪亮而清晰:“這里是征西將軍本部,一營收到請回答,一營收到請回答。”
他的聲音在寂靜的會議室里回蕩。
眾官員屏息凝神,目光緊盯著那小小的電臺,臉上滿是困惑與好奇。
倒是李遠微微瞇起眼睛,指尖無意識地輕敲扶手。
他自圣教的消息傳到長安時,便一直在關注圣教的情況,更是收集了圣教的所有資料,包括報紙。
正因為對圣教了解深刻,他才記得圣教有一種可以千里傳音的寶貝。
只是這寶貝到底長什么樣子,怎么使用,他卻也并不清楚。
此時,李遠看著忙碌的通訊員,倒是有了些許猜測。
正思索間,電臺旁的音響突然發出刺啦的電流聲,緊接著傳來清晰的回應:“這里是一營,收到消息。”
這突如其來的聲音驚得眾人猛然站起,木椅與地面摩擦發出刺耳聲響。
待反應過來,他們又慌忙坐下,面色漲紅,既為自己的失態窘迫,更為眼前這不可思議的場景震撼。
通訊員繼續沉穩詢問:“請報告當前位置,以及一營情況。”
音響很快再次響起:“一營目前駐扎漢陰,正在向漢中進發。我營目前已攻克縣城十余座,收攏明軍三千人,傷亡不足二十人。”
聽到這里,大廳內的官員再也忍不住了,紛紛驚呼起來。
“漢陰,那不是陜南漢中府,距離咱們長安有幾百里吶。”
“是啊,漢陰距離長安,應該有四五百里的路程吧。”
“四五百里是因為道路曲折。”
“可即便如此,這,這小東西,竟然能讓相隔數百里的人輕松對話,著實不可思議!”
“我聽說東海有一種寶貝叫法螺,可以千里傳音,不知這寶貝與東海的法螺相比如何。”
“我也聽說過東海法螺的故事,但從未見過法螺,是否真實還是兩說。”
“嘶,難怪圣教攻無不克戰無不勝,若是圣教每一支軍隊都擁有此物,豈不是隨時都能保持聯系。”
“啊,我想起來了,我記得前段時間有消息從外地傳來。據說教主同時向整個南陽,還有山西和陜西的叛軍進行講話。”
“我以前只當是玩笑,畢竟就算是神仙來了,也不可能同時向整個南陽府,還有山西,陜西的人講話。”
“現在看來這消息只怕并非假的。”
“哦,此事我也聽說過,但以前只當是虛妄之言,慚愧,慚愧。”
“誰不是吶,如果不是親眼所見,誰能相信。”
官員們再也按捺不住,低聲議論此起彼伏,驚嘆聲、抽氣聲交織在一起。
有人輕撫胡須,眼中滿是難以置信;有人握緊拳頭,仿佛看到了圣教崛起的曙光。
到了他們這個位置,豈能看不出電臺的作用和意義。
有了這東西,圣教在情報等方面已經碾壓大明。
大明需要數天,甚至十數天才能傳達的情報,圣教幾乎可以瞬息傳達。
當大明做出反應的時候,圣教早已經改變策略,或者完成目標。
他們只是想一想其中的差距,便忍不住頭皮發麻。
但很快,這份驚懼又轉化成了驕傲,以及歡喜。
他們已經投靠圣教,自是希望圣教能贏得此次戰爭,最好將大明取而代之。
圣教越強大,他們的心就越安定。
張大山默默看著,見眾人議論時難掩歡喜之色,心情也跟著好了起來。
這正是宋慈交給他的手段。
政治預期!
雖說長安城的官員被迫投降,但誰知道他們是否會反叛?
或者說,做些什么其他的小動作?
想要讓他們老老實實,死心塌地的為圣教服務,必須給他們強烈的政治預期。
即希望。
這第一點,便是讓他們看到圣教的強大,尤其是大明不具備的強大!
如此一來,才能讓他們對大明徹底死心,堅定跟著圣教的決心。
而現在張大山非常滿意這個效果。
在張大山的指示下,通訊員當著眾官員的面,分別聯系了二營,三營,四營,五營。
從漢中的崇山峻嶺到鳳翔的廣袤平原,再到潼關的雄關險隘,電臺里不斷傳來各營的匯報聲。
充分展示了電臺的強大能力。
眾人越聽越激動,臉頰漲得通紅,呼吸也變得急促,雙手不自覺地攥緊座椅扶手,仿佛恨不得立刻投身圣教大業,高唱贊歌。
我的圣教啊~~~
不過這激動的情緒,最終都淹沒在張大山的一句話里。
“為我聯系教主。”
他緩緩起身,神情莊嚴肅穆,一步一步走到電臺前,每一步都似踏在眾人的心弦上。
而聽到這話,情緒激動的眾官員才紛紛回過神來。
他們緊盯著電臺,神情緊張,忍不住吞咽口水。
教主!
圣教教主!
那位據說有通天之能的教主!
我們也要見,喔,要聽到教主的圣音了嗎?
屋內瞬間鴉雀無聲,官員們挺直脊背,脖頸微微前傾,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電臺,喉結緊張地上下滾動。
他們屏住呼吸,等待著那即將響起的圣音,如同虔誠的信徒等待神明的啟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