殿內(nèi)燭火搖曳,崇禎眼瞼半垂,眉峰微蹙,右手手指有節(jié)奏地輕叩桌面,似在權(quán)衡著什么。
良久,他終于開口:“確有此事。”
劉景明敏銳察覺到圣上并不愿深入探討,但事關(guān)重大,他還是拱手問道:“敢問圣上,清國此番遣使前來,究竟所為何事?”
崇禎目光如炬,深深凝視著劉景明,燭火映照下,那深邃的眼眸宛如望不見底的寒潭。
他當(dāng)然知道清國為什么過來。
說來,這還是他的功勞!
十二月初,崇禎得知楊奇?zhèn)サ难葜v,便在周延儒的建議下禍水東引,將楊奇?zhèn)サ闹髋c圣教的種種思想印刷成冊送到清國境內(nèi)。
而事實上,這一手確實非常有效。
一月中旬,清國對與明朝接壤的邊疆重鎮(zhèn)進(jìn)行全面封鎖和掃蕩,所有與圣教有關(guān)的作品全部沒收焚毀。
因此下獄的人更是有數(shù)千之多。
五天前,北方邊關(guān)送來急報,清國使者奉大清皇帝乾隆之命前來。
雖未曾明說為了什么事情,但崇禎就算是用屁股去思考也明白,肯定和圣教有關(guān)。
因為自從此事之后,北方邊關(guān)都變得平靜了,清國再也沒有入境掠奪。
若是往年這時候,清國肯定要趁著寒冬初春入境掠奪一番。
崇禎思緒翻飛,回想著自己的“妙棋”,猶豫片刻后,伸手抽出清國國書,道:“這是清國使節(jié)呈遞的國書,愛卿且看看。”
王承恩恭敬地雙手接過國書,轉(zhuǎn)呈到劉景明面前。
劉景明雙手鄭重接過,隨即專注地閱讀起來。
國書篇幅不長,內(nèi)容也頗為簡略,只是提及清國使臣奉乾隆之命,前來商討兩國事務(wù),卻未透露具體議題。
讀完國書,劉景明唇角微微上揚,難掩欣喜之色,當(dāng)即俯身叩首:“恭喜圣上,大事可成!”
不待崇禎發(fā)問,劉景明便開始分析起來:“陛下,自古‘國之大事,在祀與戎’,而支撐這一切的根基,便是財。財乃國之根本,無財則萬事難行。”
崇禎原本略顯隨意的神情瞬間變得嚴(yán)肅起來,眼中滿是期待。
這便是他最欣賞劉景明的地方。
劉景明在他面前,向來直言不諱。
尤其是對錢財,不虛偽遮掩。
而當(dāng)了這么多年的皇帝,崇禎怎么可能不知道錢財?shù)闹匾浴?/p>
沒有錢財,什么都做不了。
百官俸祿,沒有。
士兵糧餉,沒有。
武器裝備,沒有。
什么都沒有,怎么維持國家的運轉(zhuǎn)?
劉景明稍作停頓,斟酌著問道:“臣斗膽請問圣上,如今山西與陜西兩地,還能為朝廷貢獻(xiàn)多少賦稅?”
崇禎聞言,微微一愣,沉思片刻后,搖頭嘆道:“這些年,陜西流民四起,戰(zhàn)亂波及陜北、山西等地,再加上北方邊關(guān)軍費開支巨大。”
“這兩地每年不僅無法向朝廷上供,便是維持自身開銷都頗為艱難。”
劉景明目光堅定:“如此看來,山西和陜西眼下于朝廷而言,非但不能助力,反成負(fù)擔(dān)。”
崇禎神色一凜,右手叩擊桌面的節(jié)奏不自覺加快,皺眉道:“愛卿所言雖有幾分道理,但即便這兩地是負(fù)擔(dān),也斷然不能落入魔教之手。”
“一旦魔教在西北坐大,我大明江山必將危在旦夕!”
說到激動處,他猛地一巴掌拍在桌上,怒意難平。
然而劉景明面對圣上的訓(xùn)斥,不僅沒有絲毫懼意,反而朗笑出聲:“若只是如此,又怎稱得上喜事?”
崇禎一愣,臉上滿是疑惑。
既然不是因為這個,那所謂的喜事究竟所指何事?
劉景明見狀,繼續(xù)解釋道:“如今洛陽失陷,陜西局勢混亂,但洪承疇總督已率部退守黃河以北,孫傳庭總督也領(lǐng)兵固守潼關(guān)。”
“我軍主力尚存,這點得失,暫時不足為懼。”
崇禎眉頭依舊緊蹙,雖有些不悅,但細(xì)細(xì)想來,劉景明所言也不無道理。
只要軍隊還在,就有翻盤的希望,盡管以目前的局勢來看,希望渺茫。
“當(dāng)今清國國君乾隆手段狠辣,堪稱虎狼之君。”
劉景明目光深邃,充滿深意地問道:“若魔教占據(jù)山西、陜西,陛下不妨想想,對乾隆而言,我大明與魔教,哪一個威脅更大?”
崇禎眼神瞬間一亮,如撥云見日,終于明白了劉景明的深意——借刀殺人,坐山觀虎斗!
崇禎雖然很厭惡清國,卻也不得不承認(rèn)這點。
而清國皇帝乾隆是什么人,崇禎更是清楚地很。
乾隆二十二年,清軍在兆惠指揮下對準(zhǔn)噶爾部實施 “搜山檢海”,《嘯亭雜錄》記載 “數(shù)千里內(nèi),遂無一人”。
而這件事的根源,就在乾隆下達(dá)的 “盡行剪滅,永絕根株” 的指令。
清軍對投降者亦不放過,甚至 “呼其壯丁出,以次斬戮”。
準(zhǔn)噶爾部從 500 萬人口銳減至不足 10 萬,基本滅絕。
乾隆三十六年,大金川土司索諾木聯(lián)合小金川叛亂,清軍出征。
此次出征,清軍奉行焦土政策,采用 “以碉攻碉” 戰(zhàn)術(shù),焚燒村寨。
《平定兩金川方略》記載 “碉寨盡毀,余眾逃散”。
此戰(zhàn)之后,金川地區(qū)人口從戰(zhàn)前約 10 萬降至不足 3 萬。
乾隆三十年,烏什事變。
清國在南疆實行 “雙領(lǐng)導(dǎo)制”,但吏治**問題嚴(yán)重。
辦事大臣素誠糊涂貪財好色,他和兒子以及辦事筆帖式,遇到稍有姿色的回人婦女,就喚至官署內(nèi)公然**,毫無避忌,甚至賞給家人輪流行深入淺出之事,還將一些婦女囚禁長達(dá)一個月才放出。
其中包括當(dāng)?shù)夭柯漕I(lǐng)導(dǎo)的妻女!
諸如小伯克賴和木圖拉等。
如此殘暴之舉,最終引發(fā)烏什事變。
對于此事,乾隆的最終決定是~~~
男丁全行剿殺、婦幼送往伊犁為奴!!!
但負(fù)責(zé)此事的明瑞與阿桂最終沒有遵循乾隆的旨意,只是殺了為首等千余人。
對于受到牽連的老弱婦孺,給了她們盤纏讓他們前往伊犁等處屯田。
對此,乾隆大怒,痛罵兩人。
這些事情,崇禎可謂是了如指掌。
所以乾隆是什么人,他很清楚。
正如劉景明所言,這是一位虎狼之君!
他絕對不允許任何人忤逆自己,更不允許任何人,任何勢力威脅到自己的財富。
凡是有這樣傾向的人,或者勢力,他便會不惜一切代價將之徹底毀滅!
圣教之思想,便是要從根本摧毀清國,摧毀清國的統(tǒng)治根基。
乾隆是一位將帝王術(shù)修行到極致的君王,一位容不下任何人反駁自己的君王。
面對魔教與大明兩個威脅,如何擇決,對他而言并不難。
明國之威脅,不過是兩位君王之爭。
可魔教之威脅,那是要斷了大清的根,滅了愛新覺羅家族的火種!
此,大惡也!
崇禎越想越覺得劉景明的計策高明,心中大喜,急忙起身,快步走到劉景明身邊,親自將他攙扶起來,急切道:“愛卿快與朕詳細(xì)說說,后續(xù)還有何計劃?”
劉景明順勢起身,向崇禎躬身致謝,隨后環(huán)顧四周,緩步走到一幅地圖前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