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星蝕號” 的量子引擎發出瀕臨崩潰的哀鳴,紫色尾焰在能量場中扭曲成克萊因瓶拓撲結構,每一次震顫都像是宇宙在低聲呢喃。特別行動小組的戰術屏幕上,數據流如沸騰的巖漿瘋狂翻涌,異常參數在全息投影中化作猩紅的警示符號,仿佛這片星域正在用未知的語言書寫死亡預告。隨著艦隊深入,空間中的能量波動愈發狂躁,如同沉睡巨獸的心跳,在虛空中掀起陣陣足以撕裂維度的漣漪。
飛船監測系統突然爆發出刺耳的警報,全息空間瞬間被幽藍光芒填滿。數十個微型能量漩渦以完美的斐波那契螺旋形態浮現,邊緣泛著量子糾纏特有的虹彩光暈。它們吞吐能量的節奏與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產生詭異共鳴,科研人員的手指在全息鍵盤上飛速舞動,防護面罩下的瞳孔因恐懼而劇烈收縮:“能量交換效率突破普朗克極限!這些漩渦正在構建跨維度傳輸通道,就像...” 他的聲音戛然而止,操作臺上的咖啡瞬間沸騰,在零重力中炸裂成懸浮的冰晶。
與此同時,艦隊通訊頻道陷入混亂。“極光號” 傳回的電磁頻譜圖上,10^15 - 10^18 赫茲頻段的信號如 DNA 雙螺旋般纏繞攀升,每個波峰都閃爍著類似神經網絡突觸的藍光;“暗影號” 的舷窗外,星空正以非歐幾何的方式折疊,恒星光線在虛空中扭曲成克萊因瓶曲線,仿佛現實的經緯正在被無形巨手肆意篡改。這些異象如同被打亂的拼圖,拼湊出一個令人毛骨悚然的真相。
探險隊隊長的機械義眼迸發出猩紅數據流,金屬指節握緊粒子切割槍,發出骨骼錯位般的摩擦聲:“全體艦船啟動量子躍遷預備協議!這片星域的每個像素都可能是致命陷阱!” 他的聲音在真空艙內回蕩,卻難掩其中細微的顫音 —— 那是經驗豐富的老兵面對未知恐懼時,難以抑制的本能反應。
當紫色迷霧如被無形巨手撥開,神秘結構體從高維空間的褶皺中緩緩顯現。它不規則的球狀輪廓在能量亂流中若隱若現,表面布滿如同神經網絡般的銀色紋路,數以萬計的能量節點在紋路交匯處爆發出微型超新星般的光芒。十二道旋轉的能量環環繞四周,環體上篆刻的楔形符號以超越光速的頻率流轉,在虛空中拖曳出愛因斯坦 - 羅森橋般的時空裂痕。
“引力波圖譜顯示質量相當于三顆中子星,但密度...” 首席科學家的聲音突然扭曲成尖銳的電子音,防護面罩上凝結的冷汗瞬間結晶,“這違反了所有已知物理定律,就像用暗物質編織的十一維牢籠!” 他的話音未落,艦橋的量子照明突然熄滅,應急燈的血紅色光芒中,眾人的影子被拉伸成扭曲的高維投影。
當 “星蝕號” 逼近至 10 公里處,半透明的能量屏障如液態星光般升起。飛船護盾接觸屏障的瞬間,發出指甲刮擦黑板般的尖嘯,儀表盤上的能量讀數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雪崩式下降。技術員的尖叫混著系統過載的蜂鳴:“護盾頻率正在被同步改寫!每次攻擊都會引發量子共振連鎖反應!”
千鈞一發之際,通訊官的驚呼劃破死寂:“結構體紋路在閃爍!” 眾人注視著那些銀色紋路以黃金分割比明滅,宛如古老文明的心跳。一名隊員突然調出 “熵淵” 遺跡檔案,兩組符號系統在全息投影中完美重疊,連量子漲落的頻率誤差都小于普朗克常數。
科研團隊立即啟動七臺反物質計算機,散熱口噴出的等離子體在艙壁灼燒出曼德博分形圖案。當破譯進度條即將突破 99% 時,空間突然扭曲成克萊因瓶形狀,數以百計的金屬甲蟲從時空褶皺中蜂擁而出。這些巨物外殼流淌著液態暗物質光澤,復眼中跳動的紅光如同來自地獄的業火,關節噴射的幽藍能量流所過之處,空間泛起如同水面被石子擊碎的漣漪。
“保護科研艙!所有武器切換弦共振模式!” 隊長的怒吼被粒子炮的轟鳴淹沒。戰場瞬間被翡翠色的能量束與靛藍色的反物質流填滿,金屬甲蟲在炮火中展現出違背物理定律的機動性,它們發射的腐蝕光束在護盾表面蝕刻出克萊因瓶形狀的破洞。“星蝕號” 左舷的納米裝甲如同被高溫融化的蠟,在真空環境中汽化出詭異的紫色煙霧,警報聲與船員的慘叫交織成末日樂章。
而在搖搖欲墜的科研艙內,科研人員的指尖在全息鍵盤上留下暗紅血痕。他們知道,每延遲一秒破譯,銀河系就離毀滅更近一步。神秘結構體依然靜靜地懸浮在戰火中央,表面的紋路仍在有節奏地閃爍,仿佛在嘲笑人類對宇宙法則的無知,又像是在等待某個足以改寫時空的宿命時刻降臨。